近期发现有机构冒用美国Gas Technology Energy Concepts Co,Ltd公司ANG吸咐天然气技术进行融投资,我们慎重声明在中国(除授权成都澳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G-TEC焊切割供气系统运营商外)从未授权任何个人和单位参与合作、开发、生产以及区域经销,防止上当受骗。相关咨询请致电:0755-61881199。
Gas Technology Energy Concepts Co,Ltd
深圳市莱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声明
天然气吸附存储的研究进展
天然气蕴藏丰富,价格便宜,燃烧时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轻,因此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及环保意识的增强,其作为燃料。全球天然气的储量至少还可使用60年,而石油则约在30年左右消耗殆尽。
与液体燃料相比,天然气的主要不足是体积能量密度低,正是这点限制了NGV的大规模使用。20 MPa的压缩天然气(CNG)的能量密度约为汽油能量密度的30%。因此,天然气主要作为车队和公交运输车的燃料,因为这些车辆的行程有限且线路固定,便于燃料的充装。目前的NGV主要以20 MPa以上压力的CNG为燃料。然而CNG的缺点是:(1)多级压缩的功耗高;(2)高压充装设备的投资大;(3)高压气瓶的重量重、成本高且隐藏着不安全因素。如在CNG气瓶中加入特殊吸附剂,使较低压力下的天然气存储密度与高压CNG相当,这样就可克服CNG的不足,这就是ANG存储。ANG存储技术可望使天然气成为普遍接受的汽车代用燃料,而且还有更广泛的应用。国外对ANG存储已进行了10多年的研究,积累了丰富的资料,而国内的研究报道则很少。
ANG存储
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,一般甲烷的体积分数大于90%。甲烷的临界温度低(-82.6℃),常温下不能液化,因此要采用高压以增加其气相密度,即CNG。由于甲烷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相密度要比其气相密度高几个数量级,所以在存储容器中加入吸附剂时,尽管由于吸附剂的固体骨架的存在而会失去部分存储空间,但总的效果仍是显著地提高了天然气存储密度。与吸附分离不同,ANG存储是利用吸附剂表面吸附相的高密度,而吸附分离是利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选择性。 甲烷是球形的非极性分子,无偶极矩及四偶极矩,与吸附剂之间的van der Waals力只有London色散力,因而吸附剂表面的极性对吸附过程影响很小,其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的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。虽然有用分子筛作吸附介质的研究,但已制得的高比表面的活性炭更有潜力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高比表面活性炭作吸附剂。
ANG吸附剂的性能通常以一定条件下的吸附容量和释放容量表示,即25℃、3.5 MPa条件下,单位体积的吸附剂所能存储或释放的标准状态下甲烷的体积(V0/V)。在天然气领域,标准状态通常是指0.1 MPa、15℃。释放压力一般指0.1 MPa。存储容量和释放容量包含了吸附相及死空间中气相的贡献。ANG存储的根本优越性在于较低的压力条件下达到高压CNG的存储能力。常温下某吸附剂的储气能力随压力的变化如图1所示。在压力较低时,天然气的存储容量随压力升高而快速增加,在压力增至3~4 MPa时增长速率放慢,储气能力随压力的变化变得比较平坦。此后,进一步升高压力时,由于吸附已接近饱和,存储容量增加缓慢。图1同时给出了CNG的储气能力随压力的变化,因此我们可以对ANG的存储能力与CNG系统进行比较。显然低压下ANG存储容量大大高于CNG。对于ANG存储,3.5 MPa以下存储了大部分气体,因此3.5 MPa确定了实际操作压力,在此压力下,ANG的存储容量与13~15 MPa下的CNG相当。
目前ANG存储的研究主要是针对NGV,即取代CNG。ANG技术还可应用于天然气的大规模运输,天然气工业生产中的存储,小规模瓶装天然气以取代乙炔等瓶装燃料气体等。
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
研究表明甲烷的存储容量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(或微孔体积)基本成线性关系,因此对于ANG存储来说高比表面的活性炭是必要的。高比表面活性炭是指比表面积为2000~4000 m2/g的活性炭,有时又称超级活性炭,而一般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000 m2/g左右。关于超级活性炭的制备研究近年来相当活跃。原料包括煤、果壳、塑料等。制备方法可区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,整个过程又可分为炭化与活化两个阶段。物理法是以水蒸气或CO2为活化剂,而化学法是以KOH、ZnCl2、H3PO4等为活化剂。制备超级活性炭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炭化料,确定合适的活化条件,严格控制烧失率。
用于ANG的吸附剂的性能是基于体积衡量的,所以除高比表面积外,高密度也很重要。ANG存储系统的体积可分为4个部分:(1)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V1;(2)颗粒中的大孔和中孔体积V2;(3)微孔体积V3;(4)吸附剂固体骨架的体积V4。V1、V2中的天然气状态与主体气相相同,V3中的天然气为吸附相,V4对存储完全没有贡献,因此减小V1、V2,增大V3可提高存储容量。减小V1可显著提高吸附剂的整体密度,减小V2、增大V3可提高比表面积。
减小颗粒间空隙体积主要有两种方法:(1)多种粒径混合装填;(2)压制成型炭。多种粒径混装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,但往往可明显提高堆密度。压制是在高压下,借助粘合剂将细颗粒压制成形,这样可尽量减小颗粒间的空隙体积。可以在活化前,甚至炭化前压缩,也可在活化后压缩,可用粘合剂也有多种选择。对于活化后的压制加工,一般在压缩后还需进一步活化。成型炭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颗粒间的体积,但由于缺少气体通道,对充放气过程不利,所以常压成直径1~2 cm的柱形或片状颗粒。
Matranga等对甲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做了计算机模拟。假设活性炭是由平行的单层石墨组成,层间缝隙可吸附甲烷分子,由此首先确定了最优的层间距离为1.14 nm,然后研究了全微孔炭的ANG性能。他们预测3.5 MPa时甲烷的最大存储容量为209(V0/V),最大释放容量为195(V0/V)。ANG的商用释放容量为150(V0/V),约为此预测值的80%。实际上实验室规模的样品已达到或接近这一目标,关键是如何付诸商业化生产及降低成本。
除了活性炭外,Alcaniz等对活性炭纤维(ACF)作为吸附剂进行了研究,认为ACF具有无大孔、低中孔、高微孔的优点,制得压缩片状ACF的存储容量为163(V0/V),释放容量为143(V0/V)。
国外针对NGV的ANG技术已在80年代进入开发阶段。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,总资源达38.04×1012(标)m3,而石油资源严重不足。作为洁净、经济的能源,天然气的利用已经引起国人的重视,天然气输运管道已经进入北京、天津、西安等大城市。北京、四川、西安等地已开始发展NGV(以CNG为燃料)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开展ANG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很有意义的。对于面向NGV的ANG研究,制备高性能、低成本的储气吸附剂是基础。储气系统的合理设计以及充放气过程的技术措施也很重要。
另外在我国利用ANG技术,开展天然气的运输和散瓶供应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。
上一条:G-TEC安全设计
下一条:天然气代替乙炔用于切割经济性对比
Copyright,2012- Gas Technology Energy Concepts, LLC 深圳市莱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15026610号